國民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林耕仁5日推出第2波青年政策「青年未來三支箭」,聚焦就業創業、居住問題及多元發展3大面向。(林耕仁團隊提供/王惠慧新竹傳真)
民進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沈慧虹(中)5日發表「135」交通政見,將透過新闢道路、分流車潮,連接新竹縣市和竹科生活圈。(王惠慧攝)
國民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林耕仁5日推出第2波青年政策「青年未來三支箭」,聚焦就業創業、居住問題以及多元發展3大面向。民進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沈慧虹則發表「135」交通政見,將透過新闢道路、分流車潮,連接新竹縣市和竹科生活圈。
繼今年9月提出青年公共參與政見後,林耕仁近期舉辦青年座談,彙整在地和北漂青年對於竹市的期待,提出「青年未來三支箭」政見。
林耕仁指出,第1支箭是培育在地人才,改進良善環境,厚植創業動能。第2支箭則是銀青共居,林耕仁承諾,若當選市長,將爭取興建3千戶社會住宅,其中20%作爲青年住宅,也訂定銀青共居、銀青換居、包租代管政策,並提出青年首購優貸等,盼降低青年負擔。第3支箭則是爭取舉辦各項賽事和藝文表演,鼓勵青年在工作之餘培養興趣,不僅爲身心減壓,更能延續健康生活。
沈慧虹本身有交通專業,她表示,園區有14萬從業人口,新竹縣市是共同生活圈,也是人均持有車輛數最高的城市,爲改善交通,過去市府也打通瓶頸路口、新闢道路、調撥車道等。
沈慧虹認爲,交通會影響民衆日常生活,同理心是推動交通政策的關鍵,因此,更要照顧到不同族羣,也讓道路更加安全、順暢。
沈慧虹也提出「135」交通政見,未來包括打通外環道路最後一個斷點,客雅大道向東延伸,讓香山直通東區,也將新闢臺1線替代道路、跨頭前溪道路及高鐵橋下聯絡道三期等3座跨縣市橋樑,並推動五楊高架延伸到頭份,開通後臺北到新竹只需45分鐘。
邵宇: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,但并没有结束